估计全世界的 cat keeper对喵星人掉毛都深恶痛绝。
如果你和喵星人共处一室,房间的地板、沙发、床单、桌子、键盘……凡是它光顾的地方,都留下它的痕迹-猫毛,无一幸免。
猫毛是无尽的,就像我们对猫的爱,我们有多爱它,它就拿多少猫毛回报你。
想到这儿,忽然就明白为什么喵星人每天只有干饭+睡觉了,可能它们大部分的能量和精力都用来生产猫毛。
针对掉毛这个问题,我查阅过很多资料,也试用很多产品,目前虽是懂了很多道理,但掉毛量依然困扰着我。基于自己需求出发,如何将猫咪掉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,让养猫生活更轻松。今天就“猫咪如此掉毛的原因”聊聊自己的收获,和广大猫主一起交流。

猫咪掉毛看似普遍,实则隐藏着复杂的生理与环境机制。可从正常生理、健康异常、人为因素三大维度分析其深层原因:
每年春秋两季(3-5月脱冬毛、9-11月长厚毛),猫咪通过荷尔蒙调节主动更换被毛以适应温度变化。
幼猫 4-6月龄时脱落胎毛,替换为成年毛;老年猫因代谢下降、营养吸收减弱,掉毛量增加。
一些拥有浓密底毛的短毛猫(如英短、美短)往往掉毛更严重,而某些长毛猫(如缅因、布偶)反而因毛质结构细软,掉毛相对不多。
这是由先天基因决定的,无法改变。但底毛越厚实,rua 起来手感也更好,谁又能拒绝呢?
缺乏关键营养素:蛋白质不足导致毛囊萎缩;缺维生素 A/B族、锌、Omega-3(如深海鱼油)会造成毛发干枯易断。
高盐饮食危害:猫味觉差易摄入过量盐分,加重肾脏负担并引发毛发干燥脱落。
真菌感染(如猫癣):典型症状为圆形脱毛区,带皮屑和红斑,毛根脆弱一拔即断。
寄生虫(跳蚤/螨虫):虫体叮咬引发瘙痒,猫咪过度舔咬导致局部脱毛,常见于耳后、腹部。
甲状腺功能减退、卵巢囊肿等疾病会引起对称性脱毛(如身体两侧毛发均匀脱落),常伴皮肤色素沉着。
频繁洗澡(>1次/月)或使用人用碱性沐浴露,会破坏猫咪皮肤弱酸性屏障,导致干燥脱屑。
科学建议:短毛猫每季度洗1次,长毛猫最多每月1次,需用宠物专用中性洗剂。
长期不梳毛易打结,拉扯毛囊引发继发性脱毛。长毛猫需每日梳理,短猫每周2~3次。
心理压力与应激搬家、新宠物加入等事件可能引发焦虑,猫咪通过过度舔毛缓解压力,导致局部秃毛(尤其腹部)。
失去保护层:毛发可防晒、防虫、维持体温,剃毛后易晒伤或感染。
应激风险:多数猫厌恶剃毛,可能引发抑郁或攻击行为。
总结:科学应对指南
猫咪掉毛是健康“晴雨表”,生理性掉毛如季节更替无需焦虑,而局部秃毛、伴随皮屑/红肿、对称性脱毛等异常信号,需及时就医。从饮食优化到情绪管理,科学养护才能让猫咪“毛顺心安”,人猫共处更和谐。
